我们家族原来姓姬,出自黄帝轩辕氏的第五个儿子挥公。他善于制造弓和矢(箭),由黄帝任命他为弓正(官职),主持祭祀弧星,赐给他的姓氏是张姓。因封地在青阳,因此加封为青阳王。我族张姓从此开始。
二世祖张若公,生颛公。颛公生须,须生桃,桃生师,师生宣,宣生阳,阳生宓公,在公元前十九世纪即禹王朝中,相为帝时,宓公任奉政大夫。
宓公生丞,丞生黉,黉生奇,奇生契,契生希,希生燧,燧生泰。泰公于公元前十七世纪任厪帝时的太史。
泰公生还,还生纯,纯生子质,子质生钝,钝生康,康生启,启生立,立生瑰,瑰生和,和生雍,雍生显,显生沐,沐生逊,逊生郢,郢生取,取生顺,顺生肃,肃生永。永公于公元前十三世末在商王朝小乙为帝时任侍中大夫。
永公传至张姓第三十七世为浚公。当时小乙帝死后,武丁帝即位,任命张浚公为武军节度使,挂将军印。
浚公生子张惠,于公元前十二世纪中,任祖甲帝时的司马。
惠公生渲公,渲公生稳公,公元前十一世纪初,在廪辛帝时任豫州(今河南东部)太守。
稳公生元,元生正,正生奎公。张奎是张氏第四十三代裔孙。此时商纣王帝辛即位,任命张奎为朝廷总戎(相当于今三军总司令)。
奎公生炳,炳生辰公,此时历史已到周朝康王时代。康王任命张辰为先锋官。
辰生本,本生灼,灼生袞,袞生灵,灵生弘,弘生道,道公生仲公,是为张姓第五十二代。公元前827年,被周宣王任为宰相。张仲作为一代政治家,提出孝治天下,自己率先行孝,又与尹吉甫(将)为友,留下了“张仲孝友”之美谈。
仲公生象,象生秀,秀生卓,卓生宪,宪生凌,凌生义,义生晋,晋生凝,凝生侯,侯传张姓六十二世生老公。此时已到东周列国周灵王时代,张老在晋悼公时任朝中大夫之职,有善颂善祷之誉。
老公生君巫,君巫生趯公,东周景王时任大夫,与另一大夫梁丙论说丧葬之事,趯公有“火中寒暑”的高论,但景王不懂此中奥理,命他退下。而大夫俞太叔独称张趯有大智慧,其知识之广博不在梁丙大夫之下。这件事在《左传》上记载得很详细。
趯公生子张骼,是张氏第六十五代孙。周敬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97年甲辰),楚昭王侵伐郑国以救齐国,晋定公派张骼为使臣至楚国说和并求还师以救郑国,而使楚不能攻克郑人,骼公独自一人双方解释并止住援兵,使楚国和郑国各自退回自己防御阵地,立了一大功劳。
其后,骼公生柳朔,是为张姓第六十六世,这时已到了周敬王后期,晋国被晋、赵、韩三家瓜分了,张氏自柳朔以下数代都辅佐韩国为相。在韩国建立学堂、指点农事,训练军队,和好邻国,为韩国兴旺发达建立了巨大功勋。鲁哀公五年(公元前490年辛亥),因晋人围柏人,柳朔公有“好不废过,恶不去善”辩议,不能解柏人之围,遂在这次战争中殉难了。
张氏传到七十四世生张良,字子房,研究黄石公兵书,其先五世相韩,而秦始皇兼并六国而消灭了韩国,张良乃命力士(刺客)操椎杀秦始皇以报仇,力士误中了副车,报仇未能成功。于是,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消灭秦朝,平定了天下。汉高帝刘邦以齐地三万户封张良为齐侯,但张良不接受,愿意授封留侯。并在朝任太傅,留、文、成三侯,世称“三杰”。汉朝大业即以稳定,为韩报仇成功,且为汉朝立了大功,即托辞入终南山修炼,拜赤松子为师,以保全自己,这是他退隐的高明之处。到汉惠帝刘盈六年(公元前189年壬子)夏时,张良逝世。程子说:“张良进退从容,有儒者之风,不是刘邦(高帝)能用张良(子房),而是张良能用刘邦也。”
张良生辟疆、不疑两个儿子。辟疆年龄才15岁即为汉朝侍中大夫。刘邦驾崩的时候,张辟疆四处委屈周旋,使内外都能得到平安,以保全汉室。
不疑生典高,汉文帝时任命为太守。
高生默,默生万年,年生嵩。嵩公在汉武帝时为左辅国。
嵩公生有五个儿子,长子壮、次子赞、三子睦、四子寿、五子通。其后繁衍难以详细介绍。
到了唐朝,张姓遍布范阳、清河、太原、南阳、敦煌、修武、上谷、沛国、梁国、荥阳、平原、京兆等地域,共有四十三大望族,这些都是壮、赞、睦、寿、通五个公的后代呢!
|